1.专利权属、侵权,转让、许可合同纠纷
2.专利异议、复审、宣告无效
3.商标权属、侵权,许可、转让合同纠纷
4.商标异议、撤销申请、驰名商标认定
5.著作财产权、邻接权、侵权纠纷
6.著作权许可、转让合同纠纷
7.技术合同起草、审查、转让纠纷
8.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域名纠纷
9.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10.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纠纷
11.虚假广告、仿冒伪造、商业信誉纠纷
www.nj18.net 南京知识产权律师网
诬告罪赔偿金额是多少诬告陷害罪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具体罪名,但是一旦发现是故意诬陷使得被诬陷人造成损失该如何?由于诬告陷害罪的主观意图比较明显,如果被错认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被诬告,肯定是需要赔偿,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规章制度对此赔偿的具体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就不能要求赔偿了,而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诬告陷害人对被诬告的人造成了损失的话,通常是会被要求对其损失作出弥补,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就是要根据其损失来确定了。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了诬告陷害罪,该罪是指故意捏造不实之事,并且诬告陷害他人,并故意想要他人坐牢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旦构成此罪将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过要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犯此罪的话则会从重处罚。另外,也要注意,如果行为人并不是故意诬陷,而只是错告或者失实的,则不属于诬告陷害罪,因此该罪的重点在于要具有诬陷他人的主观故意。但是,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诬告陷害罪是侵犯的公民的人身权利,而诽谤罪是侵犯的公民的名誉,前者的主观意图在于让被告人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而后者只是破坏了他人的名誉。实务中常有将二者混淆的情况,所以需要特别注意其主观意图的区别。《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以上就是本站我们整理的内容。本站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南京知识产权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nj18.net
电话:18013892489 025-86309110
地址:南京市汉中门大街1号汉中新城11楼